《黄帝内经》指出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”,春季是一个发陈出新、生机勃发的季节,合五行属木,应五脏属肝。
“春应肝而养生”,表明春季正是养肝的好时节。不过,每个人的体质不同、生活工作方式有别、性情习惯各有特点,导致肝的功能状态不同,所以养肝的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。
不同体质的人群在饮食养肝方面有什么不同?
肝血不足宜养血柔肝
肝血不足表现:肝藏血舍魂,肝血足而濡养筋、爪、目等,不足则出现肢体麻木、视物不清、爪甲干枯易断、月经迟滞;魂不藏则心悸易惊、思虑恐惧、失眠多梦等。
食疗方法:此类人群当养血柔肝,可食用猪肝、羊肝、鸡肝、鸭血、菠菜、当归、枸杞、红枣、桂圆等食物以养肝血,安魂魄。
猪肝绿豆粥
材料:新鲜猪肝80g,枸杞子20g,绿豆50g,粳米80g,食盐适量。
做法:先将绿豆、粳米洗净同煮,大火煮沸后,改用小火慢慢熬,八成熟之后,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以及枸杞子放入锅中同煮,煮后加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补肝养血、清热明目。适合肝血不足症见失眠多梦、心悸惊恐、手足麻木、爪甲干、视物模糊者。
肝气郁结宜辛散疏肝
肝气郁结表现:肝主疏泄气机,调畅情志。素体肝气不足,或者情志所伤,肝气郁结,失于疏泄,升发不及,可出现胁肋胀痛、咽部异物感、乳房胀痛等表现。
食疗方法:这类人群适食辛以助肝气升发,常见的辛味食物有韭菜、葱、香椿等,中药疏肝常借助柴胡、枳壳、青皮、木香、香附、佛手等行气解郁。
麦芽青皮饮
材料:麦芽10g,佛手10g,青皮10g。
做法:将麦芽、佛手、青皮共同放入砂锅内,加适量水,煎汤,去渣取汁,代茶饮。
功效:疏肝解郁,理气健脾。适合肝郁气滞症见两肋胀痛、乳房胀痛、食积不化者。
肝火旺盛宜酸收敛肝
肝火旺盛表现:春日阳气生发,素体肝火旺的人,常因情绪、饮食等调摄不当引动肝火,出现面红目赤、头胀头痛、烦躁易怒、失眠、口干口苦等症状。
食疗方法:这类人群可在平日适当食酸以敛收肝气,常见的酸味食物如酸豆角、话梅、西红柿、柠檬水等,也可在做菜的时候放些醋,还可以用酸味的中药材如五味子、山楂、酸枣仁煲汤以养肝气。若肝火旺盛症状明显,则可选用清泻肝火的药物。
决明子菊花粥
材料:决明子10~15g,白菊花10g,粳米100g,冰糖适量。
做法:先将决明子放入锅内,炒至微有香气时取出,待冷后与白菊花同煮,去渣取汁。入粳米煮粥,加适量冰糖,煮沸即可。
功效:清泻肝火,明目通便。适用于肝火旺盛症见急躁易怒、目赤肿痛、视物昏花、头痛眩晕、便秘者。
肝脾不调宜疏肝健脾
肝脾不调表现:肝遇春而旺,若遇脾土本虚的体质,则旺盛的肝气乘机克伐脾土,导致脾胃运化不良,出现脘痞纳差、腹胀便溏等表现。肝气疏泄正常可防止脾土壅滞,消化不良。
食疗方法:可用黄芪、党参、山药、大枣等甘味中药材以健脾养胃,适当配合一些具疏肝理气的食物或药物,如佛手、橘子、枳壳之类。
佛手茯苓瘦肉煲
材料:佛手10g,茯苓25g,山药20g,陈皮5g,猪瘦肉200g,生姜10g,大枣10枚,盐适量。
做法:将猪瘦肉洗净,切片。其余用料洗净,生姜拍烂备用。全部用料放入锅内,加适量水,大火煮沸,小火煮至肉烂,加盐调味即成。
功效:补脾疏肝,和胃祛湿。适合脾虚肝郁者,症见消化不良、腹胀腹痛、大便稀烂等。
陇上寻根,传承古方,呵护生命,孕育健康,缔造美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