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”。秋分时节,天气晴朗而降,地气清爽而升,秋高气爽,昼夜平均,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,使机体保持“阴平阳秘”的原则,按照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所说:“谨察阴阳之所在,以平为期”,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。
在饮食调养方面,宜多喝水,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食物,如芝麻、核桃、糯米、蜂蜜、乳品、梨等,可以起到滋阴润肺、养阴生津的作用。
起居作息宜顺应自然界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、闭藏的原则,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。以利阴精收藏。
精神调养方面,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,保持神志安宁,避肃杀之气,收敛神气,适应秋天平容之气。
秋分气候特点与饮食习俗
秋分之后,因气候凉爽,人们常常食欲增加,是进补的大好时机,但应控制总能量和脂肪的摄入,以防止肥胖。
饮食调养方面,做到因人、因病而辨证用膳,对于那些阴气不足、阳气有余的老年人,则应忌食大热进补之品;痰湿肺热者应忌食油腻;患有皮肤病、哮喘病的人应忌食虾、蟹等海产品;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。
秋分饮食养生
1.可食可药的菊花:《神农本草经》把菊花列为上品,说久服能轻身、耐老、延年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菊花可除胸中烦热、安肠胃、利五脉、调四肢。”因而把菊花饮用于日常饮食中,也就成了古人的一种养生之道。诗人杨万里说得好:“古来鹤发翁,餐英饮其水”。屈原在其著名的《离骚》中就有“夕餐秋菊之落英”的诗句。时至今日,菊花茶、菊花酒、菊花粥已成为人们喜爱之品。
2.降脂佳果柿子好:柿子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胡萝卜素、膳食纤维、维生素E、抗坏血酸、维生素B、酸、钙、钠、镁、铁、锰、锌、硒、碘等营养成分。中医学认为,柿子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生津止渴、降低血压、降脂之功效。
3.秋天奇果——罗汉果:秋天,是罗汉果收获的季节。罗汉果,与其称为水果,毋宁说是饮料。它属葫芦科多年生攀缘植物罗汉果的果实,色褐质轻,圆如小球,但缺肉乏汁,不能生吃。食用时取其烘干果实,剥碎煎、冲饮。令人称奇的是,罗汉果虽经多次冲泡,色香味历久不衰,故被外国人誉为“中国奇果”。罗汉果别称拉汗果、长寿果,原野生于广西、贵州、江西、广东和海南山区,因果难作生食,无人问津。大约290年前,广西北部山民首先发现用成熟果实煎汤饮服,既甘醇可口,又有清热、止咳、开音等功效。
4.假期出游多吃大蒜防腹泻:吃大蒜是民间常用于治疗腹泻的偏方和验方。我国很早就运用大蒜治疗痢疾了。据民间传说,东汉王莽追赶刘秀,刘军路经盛产大蒜的口孜镇,官兵多染痢疾,当地瘟疫又盛,军队多无斗志。当时刘秀采纳一道士建议,食大蒜治之,官兵和群众不医而愈。唐代孙思邈用大蒜治疗泄泻暴痢,明代李时珍则用大蒜治疗霍乱和泻痢。古人还主张将大蒜作为旅游时必备的药物。元代王祯在《农书》中说,将大蒜“携之旅途,则炎风瘴雨不能加,食之腊毒不能害”。
秋分时令茶单
秋分起,气温逐日下降,养生讲究阴平阳秘,收敛闭藏。漳平水仙,茶性中和,对胃刺激较小;因有浓郁的芳香物质和丰富的内含物质,能起到提神醒脑和排毒去湿的功效。同时,其浓郁的传统风味,使得香气清高幽长,滋味醇厚适口。秋分养生餐花生鱼头汤
原料:大鱼头1个,花生仁100g,腐竹1条,红枣10个,生姜2片。
做法:①花生仁洗净,清水浸半小时;腐竹洗净、浸软,切小段;红枣(去核)洗净。 ②鱼头洗净,斩开两边,下油起锅略煎。③把花生、红枣、姜片放入锅内,加清水适量,武火煮沸后,文火煲1小时,放入鱼头、腐竹再煲1小时,调味食用。
功效:益气养血,清补脾胃。
桂圆肉粥
原料:桂圆肉100克,粳米100克。
做法:桂圆肉与粳米同煮作粥,任意食用。
功效:安心神,益心脾,补血气。适用于思虑过度,惊悸失眠患者。桂圆肉为养脑益脾之要药,补血益心之佳果,又具有补血、抗衰老之作用,久服轻身不老。李时珍称“食品以荔枝为贵,资益以龙眼(即桂圆)为良”。粳米辅以补益脾胃,益精强志之效,共奏养脑作用。
盐水鸭
原料:1.5千克重的鸭1只,姜3片,香葱1根,茴香2粒,盐少许。
做法:先用温水洗净鸭子表面皮层,然后在温水内浸泡至鸭体柔软为止;在锅内放入上述佐料加水,使水浸过鸭体,鸭子放入锅内,盖严锅盖,烧沸后再焖10~20分钟,起锅即为佳品,但须等完全冷却后方可切成薄片食之,以免流失油卤影响口味。
芝麻藕
原料:藕500克,芝麻25克,甜面酱50克,白糖25克,豆油500克(约耗50克),味精、料酒、姜末、葱花各适量。
做法:把藕洗净,削去外皮,一切两半,顶刀切成0.3厘米厚的片;勺内放油,烧至五、六成熟时,将藕放入,炸成柿黄色捞出;勺内留油75克,将甜面酱放入炒匀,放入少许鲜汤,调成浓汁。然后下入白糖、姜末、葱花、味精和料酒。待汁烘起,下入炸好的藕片,用勺炒匀,撒入芝麻,颠几个个即成。
特色:咸甜筋香、润燥补虚。
陇上寻根,传承古方,呵护生命,孕育健康,缔造美丽。